定观
观测系统定义
观测系统定义是指将地震数据与辅助数据进行道头合并;辅助数据是指描述地震数据属性的数据,通常是文本格式的数据,比如SPS(Shell Processing Support),班报电子表格及P190等等数据。
GeoEast处理软件进行观测系统定义,完成对数据道头更新,使其具有相应的属性信息,比如炮点及检波点线号、桩号,站号及XY坐标,CMP线号、CMP号及其XY坐标等信息,同时将炮点、检波点、CMP点等相关信息写入数据库当中。
完成观测系统定义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六项:
- 数据加载及检查。
- 建立正确的炮点表格,检波点表格以及关系文件信息表格。
- 建立工区网格,一个三维工区需建立一个网格 ;二维工区,每条线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网格。
- 面元化处理,确定网格原点位置,网格大小及面元中心点位于炮检中心的位置。
- 数据道头更新,将炮检点信息,CMP信息写入相应的道头,并将这三方面的信息写入数据库中。
- QC 检查观测系统定义是否正确。
数据准备
通过绿山软件对炮点、检波点和关系文件进行整合,从而建观生成SPS文件,具体流程见GeoScribeⅡ绿山软件建观。
定观
点击选中需要定观的Swath或者Line(未选中的话,后面的流程无法识别会报错),Processing–>Geometry–>SPS打开SPS定义界面,选择File–>Open,选择已经创建好的 .sps 文件,.sps、.rps、.xps文件会自动导入–>OK。
- Auto Input:当Auto Input选项为选中状态时(缺省状态),文件名处于关联状态,输入其中一个文件名时,另两个文件名同步改变。例如输入炮点文件时,检波点文件和关系文件名也会同步改为相同的文件名(仅后缀不同)。若该选项未选中Auto Input时,则需要分别填入炮点、检波点、关系文件名。
- 在导入数据的时候,关系文件的Field Record Number默认列范围是8-11,共四位数。但有时候数据的文件号可能是其他位数的数(例如五位)。这种情况下需要手动修改:File Format: Custom…–>Ralation File–>Field Record Number,将其修改为正确的列范围值。
数据导入成功后,可以选择Check–>Batch来检查炮点和检波点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,如果准确无误会提示Check completed, noerrors found.。选择Grid–>Gridding–>检查Group1参数无误后–>Get Group2–>Apply–>Save to DB,根据Group1的数据来计算出Group2的数值,应用并保存到数据库中。
之后选择Run–>Bin–>OK,其数值会自动计算。运行完后结果如下。
选择File–>Project–>Seismic Data,可以选择需要更新或删除的地震数据中已有的观测系统信息。其中Clear Geometry为删除数据库内已有的观测系统信息(含炮点、检波点、CMP点及CCP点的信息):若选在工区上,则删除该工区内所有信息;若选在测线上,则删除该条测线内信息。该项功能一般用于观测系统重置的情况。
然后选择Run–>Update–>OK进行数据更新,其数值同样会自动计算。(更新前需要选中被更新的Project)
其他
-
Gridding
-
在创建工区网格Gridding时,三维情况下,工区网格只能定义一个网格,且将网格信息保存在数据库,网格定义时需要将工区边界束线的SPS文件同时加载,或者加载工区全部SPS文件进行三维网格定义,完成网格定义后,可以在主控工具栏base map上进行查看。二维情况则需要每条测线定义网格。
- Gridding窗口中,Inline Azimuth测线方位角(角度),Inline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,该参数由程序自动计算得到。Coordinate System坐标系统,左手系或右手系(请参考手册)。Interval:间隔,单位为m,Line线距和CMP点距,该参数由程序自动计算,需要检查与观测系统设计是否相符。
- 检查Group1的参数无误后,点击Get Group2根据第一组参数计算出第二组参数。通过Apply 绘制出网格。也可以通过Load from DB 从数据库获得网格信息(数据库里已经有网格信息情况下使用)。Apply之后,一般情况下,网格大小合适,不需要进行调整,特殊情况,可以通过Adjust进行网格调整,调整网格原点位置,使炮检中点尽量分布在网格中心位置。然后,Save to DB将已绘制的网格的参数存入数据库。Merge with DB参数是合并数据库已有网格和当前网格,合并后的网格置为当前网格,数据库网格不变(仅当三维工区时显示)。
- 如果给定的CMP间距在网格定义时不合适,造成同一个网格里面有两组炮检中心点,此时该网格需要重新定义,需要重新回到网格定义界面。
- 有的时候如果炮检中心点不在网格中心位置,此时可以适当调整网格位置,调整方法分为自动调整和手动调整两种方式。如图手动调整0.5面元,网格调整正确后点击Apply, 再点击save to DB,将网格信息存入到数据库中。
-
- Run
- Bin…计算共中心点面元
- Update…更新地震数据卷头、头块,输出炮点、检波点、CMP点信息到数据库。
- 点击Run 选择bin,自动从库里得到四点坐标,选择OK 得到CMP面元图。
- 网格的四角顶点标记为0、1、2、3:0->1为Inline;方向0->2 Crossline方向。
- Update
- Target 更新内容
- Seismic Data 开关按钮,选中表明将要对地震数据头块进行更新。
- Database 开关按钮,选中表明将要把炮点、检波点、CMP等信息写入数据库中。
- Match Method 更新地震数据时,SPS文件和道头的炮检点的匹配方法.
- FFID+Channel 按野外文件号和通道号匹配
- Line+Point 按线号和点号匹配(仅供导航及海上数据使用)
- Reset Trace Type(H64) 更新地震数据时,是否重置地震道类型(H64)
- Not in SPS->Invalid 若地震道炮检点不在SPS文件中,则置为无效道
- In SPS:Invalid->Valid 若无效地震道的炮检点在SPS文件中,则置为有效道。
- Renumber Source 是否重置炮号。若选中,则按照炮线号、桩号顺序对地震数据中的炮号(H89)重新顺序编号。
- Start Source 重置炮号时采用的起始炮号(二维测线时使用)勾选RenumberSource 选项时才有效